甘肃平凉:推进生态环境信用修复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5-09-16 15:39:32 | 来源: 信用中国 | 专栏: 生态环境

近日,记者从平凉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严格落实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坚持“强一线、强执法、强服务、强队伍、创一流”总体思路,扎实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信用修复机制,从主动服务企业、部门协同合作、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上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以主动服务企业为抓手,积极解决企业在信用修复过程中遇到的“不懂流程、不会操作”等难题,编写《环境信用修复网站操作流程图》,对网站操作流程逐项截图编码,印发各分局和相关企业业务人员。安排专人对接企业需求,在材料准备环节全程指导,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保障,打通企业信用修复堵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积极推动信用修复部门协同合作,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安排业务科室负责信用修复业务,各分局安排信用评价(信用修复)业务人员及时受理企业修复申请,依法依规审核处理。系统外,同市营商环境局建立“信息直通车”“热线机制”,企业在“信用中国”上报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两部门业务人员直接沟通解决,提高修复效率,减轻企业负担。
不断提升信用修复效率,建立信用修复“即来即办、线上受理、限期办理”工作机制,对企业当场提交或微信、邮箱、钉钉等互联网平台提交的信用修复申请一律先行受理,1个工作日内完成书面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及时将修复申请表等文件盖章后线上送达企业。对需要紧急修复的企业,加快办理时限,做到即来即办。
同时,加强信用修复政策宣传,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信用修复的政策要求,积极宣传《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等政策文件,帮助企业明晰信用修复的重要性和具体路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信用修复的意识。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时,同时送达《生态环境信用修复告知书》,明确告知信用修复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及审核标准,形成“清单式”操作规范,引导更多企业持续推进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