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9-02 09:41:57 | 来源: 信用中国 | 专栏: 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河南省驻马店市两级法院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全面履职担当,严格公正司法,做实定分止争,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履职担当
随着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如何更好地履职担当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必答题。我们必须增强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跟上高质量发展的司法需求,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在服务产业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驾护航作用,严格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成果的司法保护,为特色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同时,在知识产权刑事司法程序上要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形成保护合力。
在全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化审判队伍建设,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一体做实案件办理、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加强属地执法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努力打造环资审判特色品牌。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要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主体合法权益,加强与检察、公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防止趋利性执法司法等问题;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通过上门走访、邀请座谈等形式听取企业意见,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助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提高风险预防应对能力。
在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方面,要加大对诚信缺失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监督、支持行政机关善意文明执法、恪守诚信原则,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一体推进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二、在服务高效能治理上履职担当
人民法院要服务社会治理,更好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做好立案与调解的衔接工作。对争议不大、更适合调解的案件,要向当事人说明调解的优势,努力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解决纠纷。即便当事人申请案件转入审理程序,在等待排期审理的过程中,对于有调解可能的案件,仍然可以针对性地另行委托调解人员开展调解工作。
积极参与、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在党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在综治中心协同协力做实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相关工作。首先,坚持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定位。当事人有纠纷到综治中心,先由入驻相关部门、调解组织调处化解,调解不成或调解后当事人不信服到法院入驻窗口的,法院入驻团队要善用案例库、法律专业知识等积极促进调解。如果当事人坚持立案,可在立案后再组织先行调解,切实把多元解纷机制充分运用好。其次,精准指导,通过共同培训、案例推送、联合调解等方式帮助入驻职能部门、调解组织提升解纷能力和水平,让其更好发挥化解矛盾纠纷作用。
做实涉诉信访化解工作,压实压紧领导干部包案化解职责,基层法院信访案件可由院庭长负责,一些涉诉信访积案,可由院领导负责,更好地发现审判执行工作中“前端”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从而让当事人更加信服,依法化解矛盾。同时,落实信访终结听证制度。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裁判依法公正,但当事人不认同、坚持不合理诉求的信访案件,要到当事人所在地或单位公开听证,与当地党委、政府、代表委员、邻里群众等一起开展矛盾化解工作。
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引领社会价值的作用。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法院要善于通过公正的裁判引领主流价值。首先,案件裁判公正是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基础,要严格依法作出裁判,同时在自由裁量的空间内充分考虑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其次,裁判的公正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作出公正裁判只是完成了定分,但如果当事人不服,认为裁判不公,就会上诉、申诉、信访等,以致案结而事未了。为此,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释法说理工作,让当事人发自内心认同和接受裁判。
三、在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上履职担当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审判工作的重要动力源,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服务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具体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关部署要求,积极履职,切实发挥改革赋能审判工作提质增效的作用。
做实科学的审判管理。把“评案”与“考人”相贯通,通过“一切凭实绩说话”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管理,将办案情况通过绩效考核来体现。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关键少数”,要以实际行动带动法官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水平。一方面,要敢管会管善管,法院党组必须把党的建设和审判管理、政务管理、队伍管理的责任担起来,院庭长要落实好管理责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头雁作用”,院庭长要通过带头办理疑难复杂、争议性案件,发现审判管理、案件质量把控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强化监督指导和审判管理。
深化执行规范化建设改革。执行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法院工作的重点。要把执行工作当成“一把手”工程来抓,扎实开展执行规范化提升三年行动和“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规范保质量、提效率,确保执行工作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
深化数字法院建设应用。“一张网”建设是科技赋能审判执行、审判管理的重要性基础性工程,能够为法官审判执行提质增效提供辅助。要紧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现代科技融入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审判管理、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以科技赋能提升审判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