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河南开封)
  • 风险提示
别掉入“零元学”陷阱
  近期,网络平台上个别培训机构打着“0元学”的旗号,以免费或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参加培训,接着再以虚假宣传来诱导学员购买价格不菲的付费课程,有的甚至涉嫌欺诈和侵犯他人版权,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5-13
AI面试亟待在规范中前行
  4月下旬,等待了近20天后,2024届毕业生高雅鑫终于收到了一家银行发来的线下面试通知。此前,她在线上参加了这家公司的AI面试,这也是今年春招以来,高雅鑫参加的第五次AI面试。和高雅鑫一样,近年来,许多高校毕业生投递简历之后,收到的第一份通知都是要过“AI面试”关。
专栏 小于这个 | 2024-05-10
打击财务造假务必“长牙带刺”
  近日,会计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首次审议。其中,最受关注的变化在于大幅提高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加大财务造假法律责任追究力度。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5-06
“操盘手”利诱背债骗贷,不应止于查处
“无业代缴公积金、提征信、无抵押、放款快。”这样的贷款条件,对于急需用钱而又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贷款的人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4-26
警惕“免费试用”消费陷阱
  最近,某些App为吸引用户下载使用其产品,推出“7天免费试用”“1元享7天会员”等活动。但看似划算的背后却暗藏消费陷阱,有的App在用户点击免费试用后,直接为其开通包月或包年套餐并扣费;有的App在免费试用期未结束时自动为用户续费;还有的App承诺试用期结束后以低价续费,但实际上扣除了更高的金额。种种暗含套路的行为,让消费者饱受困扰,也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4-22
买手机沦为洗钱“工具”?揭秘新型套路
  四名涉案人员中有三名为在校大学生,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近日,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成功破获一起案件,涉诈犯罪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惑,诱使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为电信诈骗分子洗钱,涉案金额逾2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措施。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4-19
警惕免密支付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进步,网购平台纷纷设置“免密支付”功能,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近日有消费者反映,不知何时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才发现平台账号已被盗。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4-15
无底线蹭流量终将被反噬
  “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后续来了:4月7日,江苏省公安厅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提到,南通杨某编造“外甥在巴黎丢寒假作业”网络谣言,对相关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扰乱公共秩序,已被南通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博主是否存在通过造谣博流量的无底线行为,截至目前尚未有调查结果。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4-12
“免费”“买一赠二”……年轻人、老年人注意新骗局
  近年来,免费医美和保健品返利成为一些骗子进行非法集资的忽悠手段。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4-07
微短剧“上头”,警惕付费陷阱
  几分钟一集、上百集一部,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推进,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微短剧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刺激着观众的“多巴胺”。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超10亿,其中市场规模超300亿元、日付费高达6000万元的微短剧正成为网络视频的新宠。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4-01
AI造谣引发担忧 “技术之恶”谁来管
  近日,网络上热传一则“十大致癌卫生巾黑名单”,其中包括护舒宝、苏菲、娇爽等知名卫生巾品牌,附文称这些产品被检出含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这一消息引发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难道连这些大品牌都不靠谱了吗?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29
宠物粮市场乱象:一场践踏生命的信誉危机
  近日,有媒体曝光河北邢台南和区宠物粮生产基地有不法厂商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润,使用最劣质的原料制作宠物食品,甚至大量“掺石粉”“掺羽毛粉”。有从业者坦言:“用最烂的东西做最贵的粮,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25
电商平台不可沦为假药材的集散地
  独活冒充当归,染色扁豆冒充酸枣仁;从药厂回收的已无药效的药渣,通过烘干或二次加工被包装成正品药材销售……近日,记者在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中华药都”之称的安徽亳州调查发现,中药材网购乱象丛生,消费者网购中药材风险极高。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22
私自开通用户手机套餐 谁在侵害消费者权益?
  黑龙江的姚先生反映,2023年11月份查询话费账单时,发现从2023年9月份开始,每月都扣一个9.9元的增值服务费,客服人员说是他办理了彩铃业务。但其根本没办过这项业务,后经客服调取录音证实,姚先生确实没有同意办理这个业务的记录。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18
App跟用户“勾心斗角”,必然付出惨痛代价
  “有些App别再硌硬人了”,这个话题近日登上热搜榜,引发热议。开了VIP但仍有两三秒的中间广告、一按暂停立刻弹出的全屏广告、层层嵌套的用户协议、同意容易取消难的自动续费、算不清的“熟客价”、不管什么App都要开相机、位置、通讯录权限……话题所谈到的App乱象,让网友深有痛感。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14
绩效评分不能成为“糊涂账”
  “绩效是人情,与工作无关”“全部门我干的项目最多,实习生都给75分,我不及格”“绩效能拿多少分,主要看和领导关系怎么样”“每天加班,喜提B档,低于B档将被优化”……近段时间,一些劳动者在社交平台“晒”绩效考核情况,引发不少网友对绩效考核的关注和讨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11
“Sora一下”会侵权吗?
  OpenAI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持续引发关注。仅需输入一段文字,便可生成1分钟的视频内容,这一表现在惊艳世界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新问题。比如,摘取一段《西游记》里的文字内容,“Sora一下”,算侵权吗?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08
谨防房贷“转贷降息”陷阱
  近期,针对个人住房贷款,不法中介再度打起了“转贷降息”的歪主意。2月20日,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25个基点至3.95%,存量房贷利率也将顺势下降,但由于存量房贷利率的重新定价通常以年为单位,例如每年的1月1日或者贷款发放日,这意味着,部分借款人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享受到更低的利率。不法中介正是瞄准了部分借款人急于降低房贷利率的心态,借机牟利,误导借款人将房贷置换为利率更低的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俗称“转贷降息”。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04
让“第三方测评”回归本源
  浅显易懂的内容、直观可见的对比、真人使用体验……近年来,“第三方测评”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快速“出圈”,但这些本应给消费者提供可参考性的测评结论却在“以商养测”“以测养商”等乱象中失去本真。在这场“第三方测评”真实性问题的溯源中,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大监督整治力度,测评博主更要站稳中立地位,让“第三方测评”回归本源。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3-01
为办贷款刷“假流水” 小心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
  “你好,我是某银行的,你是我行优质客户,可以申请低息贷款……”这样的电话很多市民接到过,一些诈骗团伙借此作案。今年以来,温州已有多名市民中招,沦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工具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2-23
抢票软件“有票”纯属忽悠
  2024年春运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不少网友反映,一些铁路车次的票开售秒光;还有网友反映,12306显示“无票”,有的抢票软件却显示“有票”。2月4日,铁路12306回应称,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有合作,也未将票额分配给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也没有与任何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链接。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2-18
论“套”卖的年夜饭暗含多少侵权套路?
  春节将近,年夜饭预订成了热门话题。据《工人日报》报道,今年的年夜饭预订非常火爆,一些餐厅顺势抬高消费门槛。有的餐厅设置了最低消费标准,有的餐厅只能预订几种套餐,有的餐厅则表示人均消费须达888元才能预订大年三十的包间。多名消费者表示,无奈之下,只能接受高价套餐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2-05
提高数字货币的风险防范意识
近期,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上海首例利用数字人民币“跑分”案件。在该案中,被告人汪某利用十余个不同手机号码注册的数字人民币账户,在短短两小时内通过ATM数字人民币兑换功能取现了30笔共计12.3万元,实质是利用数字人民币账户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上游犯罪分子拆分转移赃款进行“跑分”。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2-02
专治电视“套娃”收费,避免广告“搭车”植入
1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单位,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阶段性总结部署推进会,同时部署了2024年治理工作重点任务。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29
警惕老年低价游骗局
“三天两夜最低只要100多元”“免费养生游”……看起来令人心动的低价旅游,背后可能暗藏着消费陷阱。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先用低价、免费的噱头专门吸引老年人参团,之后又在行程中额外收取食宿、景点参观等费用,甚至配合“一唱一和”的话术,向老年人兜售保健品、珠宝首饰、房产、养老项目等金额较大的产品,使不少老年人陷入骗局。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26
有关社保的这些诈骗套路,别信!
近日,有网民反映遇到了以“社保卡过时未上传电子信息会影响使用”诱导点击钓鱼网站的骗局,对此,整理三种常见的与社保相关的诈骗套路,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22
华农导师被指学术造假,教育的初衷不容背叛
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有学生联名实名举报,称黄姓导师所带领的每名学生的论文,以及以其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各期刊上的诸多文章,出现一数多用,数据编造、数据随意篡改等现象。该学生称除学术造假外,黄姓导师还有压榨学生等有违师德的行为。当晚,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在官网发布说明称,1月16日下午,学院关注到网上关于该院教师黄某某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程序。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19
雪乡导游强售票,诚信建设须“加码”
近日,一女子自曝花358元报了黑龙江哈尔滨雪乡两日游的团,导游强售套票未果,双方发生激烈争吵。1月7日,当事人刘女士称,当时已经发车了,导游在车上强售1380元和1500元的套票,她和朋友只想去看雪,再三拒绝。涉事导游和旅行社则回应称,是游客先骂人,导游暂停带团,文旅局正在调查处理。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15
电商“仅退款”虽好,也不能纵容“羊毛党”
近日,多家电商平台先后公布支持“仅退款”功能。对于公布的新规,部分消费者表示,这一服务有效劝退了不良商家,也有商家表示遭遇了“羊毛党”。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12
一碗麻辣烫106元?莫让“天价麻辣烫”一再上演
2023年12月31日晚,湖南长沙一女孩在夜市吃麻辣烫时被“刺伤”。普普通通的一碗麻辣烫,却被老板要价106元。女孩认为价格过高,决定现场对账,并引来路人围观。随后,“天价麻辣烫”话题登上热搜。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08
别让二维码成为“拦路码”
“不扫码,寸步难行。”北京市平谷区的王女士来电投诉二维码问题:前几天,她开车出某停车场,准备扫码支付停车费时,因天气寒冷,手机卡顿后突然自动关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05
警惕烧钱的“野鸡竞赛”
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看到各种投票链接。你有没有想过,这看似平常的投票,也有可能成为诈骗分子利用的工具?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4-01-02
警惕预付费旅游产品陷阱
据《武汉晚报》报道,近期,有不少市民通过市民服务热线、城市留言板等渠道投诉反映:某些旅游公司以发展会员、办理VIP、交钱送高额旅游产品返利等名义,诱导有出游意愿的消费者签订需要一次性缴纳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产品合同。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2-25
零食“学历造假”?欺世盗名应严惩
一款名为“九0农大蔬菜卷”的膨化食品,在其网上的销售链接上,标有“东北农业大学”的字样,其产品的包装上也印有“农大”二字,似乎与“东北农业大学”关系密切。然而,东北农业大学表示,作为一所高等学校,不开展对外生产经营工作,学校与商品包装上所标的委托制造商和受委托制造商没有开展过任何合作。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2-22
医保“救命钱”岂容硕鼠偷吃
医保基金,本该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如今却有不法分子打上了它的主意。据报道,郑州牟州医院多个科室存在套取医保的行为,其中妇产科利用虚假设立的病区,从2014年至2021年,套取医保基金多达614万元,数目之大行为之猖獗,令人震惊。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2-18
预付卡不能预付风险
刚办了价值300元的“淘气堡畅玩卡”几个月,商家突然撤走,告知卡内余额只能兑换成店内其他商品。居民谢大娘力争无果,无奈只得向属地社区求助。随后,网格员杨洋以《民法典》为依据协调,12月2日,商家退还了谢大娘卡内余额240元。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2-15
注意!“营业执照年检”新骗局已瞄准这些人
注意!“营业执照年检”新骗局已瞄准这些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2-11
食品知假买假,别让维权跑偏
食品知假买假,别让维权跑偏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2-05
警惕!骗子对孩子的微信号下手了!
  近日,警方接到李女士报警,称其女儿手机微信账号捆绑的银行卡被盗刷,损失186300元,经了解,李女士12岁的女儿有部手机平常用来交网课作业,前不久,其女儿收到一条,游戏平台“客服”发来的推广信息,称只需出借微信号投票打榜5分钟,就可获得588元的报酬。
专栏 信用河南 | 2023-12-01
因一款App被骗走78万元!务必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近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一男子因一款App被骗走78万元,这是咋回事?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1-27
骗人的“悲情戏”该收场了
骗人的“悲情戏”该收场了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1-24
“流量高变现快”噱头炮制流量骗局
“流量高变现快”噱头炮制流量骗局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1-20
联合惩戒为反电诈“补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近日,公安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起草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1-17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斩断“刷单水军”的黑手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斩断“刷单水军”的黑手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1-1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斩断“刷单水军”的黑手
“流量刷子”有多猖獗?近日,央视曝光了一刷单控评犯罪团伙,组织20多万刷手,给9万多商家刷好评,涉案资金流水高达40亿。该特大刷单团伙分工明确,有推广招商团队、三个等级的刷手、客服人员等。目前,涉案3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1-10
拾金不昧暖人心 高尚品德赢赞许
拾金不昧暖人心 高尚品德赢赞许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1-03
让问题APP感受到切肤之痛
让问题APP感受到切肤之痛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1-03
严惩造谣传谣账号,守住指尖上的文明
严惩造谣传谣账号,守住指尖上的文明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0-30
打好组合拳严惩排污数据造假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发布4件依法严惩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该批典型案例聚焦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常见多发行为及新类型、新手段,体现了三部门加强行刑衔接协作、坚决打击污染环境犯罪的决心和态度。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0-27
切勿轻信“高回报”投资,谨防上当受骗
50多岁的杨阿姨(化名)没任何证券投资经验,因抵挡不住“高回报”诱惑,被网上“理财客服”连续洗脑十天,结果掉入投资类电诈骗局,一次性被骗8.77万元。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0-23
防止公费师范生违约不能就事论事
日前,广东陆丰市教育局发布《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定向汕尾陆丰)违约人员名单》,引起社会关注。该名单显示,共有5名毕业生未履约。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0-20
是真情还是诈骗?数字时代老年人社交困境要重视
我妈要和从未见过面的网友再婚!他们是去年年底通过一个相亲交友群认识的,至今未见过面,甚至连视频都没有打过。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0-16
蟹券应节来诈骗,保持理性躲开风险
随着品尝大闸蟹的最佳时节逐渐到来,电商平台上预售的大闸蟹礼品券供销两旺。由于螃蟹不耐储存、运输不便,蟹券的出现有助于更加精准的控制出货,实现客户分流,还能减轻商家销售和库存压力,也给消费者提供了自由的消费时间和处理方式。然而,围绕蟹券的各种问题逐渐暴露。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0-09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防范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提示:“保本高息”等均是常见诈骗套路
对当前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的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高度警惕此类诈骗,谨防财产损失。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10-07
当心!直播间“三无产品”对老年人下手
近日,网红主播“秀才”被封号,他有千万级粉丝量,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在此之前,他曾被网友举报涉嫌欺诈。这次封号后,另一位与“秀才”粉丝数量相当,但多受中老年男性欢迎的女主播“一笑倾城”也备受争议。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9-28
当心!AI换脸新骗术
 扫二维码、连Wi-Fi这些咱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有可能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甚至骗走你的钱!网络安全和咱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里送你一份网络安全知识手册。
专栏 长城网 | 2023-09-26
又一上市公司遭“冒充” 年内多家公司提示谨防理财诈骗
  近日,海大集团披露提示性公告,提醒投资者防范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义从事诈骗活动。海大集团在公告中表示,近日公司接到群众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名义,伪造“海大农牧(集团)”APP,通过诱导下载手机APP及网络平台虚假宣传等方式实施诈骗,骗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资金或个人信息,公司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海大集团表示,公司从未上线理财类APP,未开展任何相关众筹集资业务及销售理财业务,也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单位开展上述业务。
专栏 经济参考报 | 2023-09-22
老人找软件学炒股“稳赚不赔”,险些被骗10万!北白象民警及时劝阻
 股票市场风云多变,一不小心就跌入谷底,如果有人说:“跟着操作包你赚大钱,你信吗?”
专栏 法制日报 | 2023-09-20
当心!返利奖励实为刷单诈骗
  不少逛街的人会在商场遇到推销员热情地送小玩偶,唯一的条件就是帮忙发一张邀约兼职的广告图片到微信群,特别要求必须是超过30人且以女性群友居多的群。操作完成后,路人便可以得到一个小玩偶。
专栏 中国法院网 | 2023-09-18
以抽检撬动食品安全 “两个责任”机制落实有效防风险
  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是完善责任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抽检监测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找到切入点?
专栏 中国市场监管报 | 2023-09-15
一票难求?当心演唱会门票诈骗
  近期,演唱会、音乐节相继复苏,部分高人气的演出门票更是一票难求,往往刚一开售就秒售罄。如果此时有人告诉你,“我是购票网站内部工作人员,只要付一定辛苦费就可以帮你购买门票”,你相信吗?
专栏 重庆青年报 | 2023-09-11
警惕!一封来自“上级”的邮件,可能会让你丢掉工作!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可谓是越来越严峻,诈骗方式花样繁多,“杀猪盘”“杀鱼盘”“杀鸟盘”“杀羊盘”等骗局数不胜数,着实让人防不胜防。受骗者深受其害,轻则损失部分财物,重则沦为诈骗帮凶。就职于A公司的小杨就轻信了诈骗分子冒充上级领导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最终致使自己丢掉了工作。
专栏 澎湃新闻 | 2023-09-08
网络诈骗盯上游戏玩家,有哪些套路?如何破解?
近年来,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娱乐方式之一,与此同时,有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可乘之机,哄骗游戏玩家上钩,让他们一步步走入诈骗的“陷阱”。
专栏 法制日报 | 2023-09-04
规范快递运单,让个人信息不再“裸奔”
近年来,快递行业迅猛发展,但是快递运单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消费者。有网友反映,目前仍有不少快递运单上的姓名和电话号码隐藏不规范,有的快递单上甚至个人信息完全未隐藏,“快递单”俨然成了“泄密单”。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7-14
“考证养家”骗局背后,有哪些魑魅魍魉?
“考证养家”,这是近年来一些培训机构在微视、抖音等平台频繁推送的内容,让人趋之若鹜。考个证真的就能养家,实现人生“躺赢”吗?近日,记者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7-12
防范“代收货款”骗局 可引入消费者“后悔权”
“你有一个重要快递,代收货款159元。”遇到这种情况你会付款吗?随着电商的普及,很多消费者因买的东西太多,都记不清自己有哪些快递,一不留神可能就被代收货款“坑”了。近日,消费者宋先生就差点被代收货款骗了,他收到一个代收货款快递,需付159元,打开一看,竟然是在绿化带常见的“冬青树苗”,市场售价只要几块钱。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7-07
“隐秘而疯狂”的培训何时了?
暑期将至,五花八门的校外培训又活跃起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双减”后黯然离场的幼小衔接集训班重新登场,各种打着夏令营、研学营名头的竞赛悄然冒头。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7-07
远离非法证券
当前,中国证监会正组织开展第四届全国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宣传月活动,提高广大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7-04
警惕花式“高考骗局”,让不法者无机可乘
近日,2023年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多地公布了高考分数线,各地将进入招生录取阶段。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活跃起来,炮制出各种各样的骗局,也让这段时间成为“高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30
莫让披着自愿外衣的二维码变“拦路码”
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如今,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一种常见做法,但这种本该“提高效率”“便捷快速”的消费方式,却因为部分场所设置的通过关注公众号来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中消协近日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26
要看到网购“好评返现”中的风险
又是一个新的购物季,广大消费者的“剁手时刻”。首批下单的“618”包裹已陆续到货,很多人又收到了“好评返现”的邀约。有消费者在网上反映,近期收到的8个包裹中有6个都塞了“好评返现”的小纸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及外卖平台上可信的评价日益减少。一条商品下的评论里,如果大多是“一段文字配3张图片”的五星好评,会被很多人怀疑,可能是花钱买来的“水评”。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21
AI换脸马保国 当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曾经爆红的马保国,近日又成为网络热词。只是这次是因为他的脸成了被AI换脸的“新宠”。在各大短视频平台,马保国的脸被人恶搞“安装”在各种人身上,配合搞笑的肢体动作、语言、配乐等,着实给发布者带来很多流量。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16
“顺手买一件”岂能成“顺手骗一下”?
最近,不少网友对多个购物平台新推出的“顺手买一件”功能提出质疑,称以“优惠价”加购的商品其实并不优惠,甚至定价高于直接购买价格。还有消费者反映,“顺手买一件”的商品还存在质量差、缺斤少两等问题。记者调查,确如网友反馈的那样,“顺手买一件”有诸多猫腻:比如,顺手价不优惠;比如,无法查看商品详情;比如,容易买到过期商品;比如,体验差、退款难,等等。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13
无理由退货不能无底线
近日,网上有经营表演服的商家发视频称,儿童节期间卖出的部分服装,节后有不少消费者选择“用完即退”。又有个别大学生有组织地下单并退货,以此实现不花钱就能举办集体活动的目的。大量吊牌被剪、未进行清洗的服装给商家带来极大负担。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09
入职切莫轻信“高薪保底”
随着近期服务业的稳步恢复,货运公司愈发忙碌。有人趁机钻空子,假借网络平台、物流公司的名头,打起了“诱人”的招聘广告。这些招聘以高薪为幌子,忽悠求职者贷款买车,并承诺随时退车退款。广告宣称的生意看似“稳赚不赔”,实际上却暗藏风险。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08
入职切莫轻信“高薪保底”
随着近期服务业的稳步恢复,货运公司愈发忙碌。有人趁机钻空子,假借网络平台、物流公司的名头,打起了“诱人”的招聘广告。这些招聘以高薪为幌子,忽悠求职者贷款买车,并承诺随时退车退款。广告宣称的生意看似“稳赚不赔”,实际上却暗藏风险。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07
警惕商家借“升学”煽动教育焦虑
近日,新华社发文披露中小学招生套路。在北京,有人在互联网上散布多所学校现场接收小升初简历投递的不实信息。在广州,一些校外机构组织小升初“秘考”,一场考试的费用高达399元,一些自媒体用错误信息为学校排名。近年来,升学压力不断上升,一些商家借此煽动“教育焦虑”。虽然升学只是家长们在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难题,但商家们煽动的“教育焦虑”却能长期影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02
警惕AI技术背后的隐蔽角落
换脸、变声,移花接木,以假乱真……当前,AI技术正在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创造数字技术生活,为社会带来深刻影响和变革。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6-02
“伪”市值管理不会侥幸成“真”
近日,证监会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新美星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何某平等5人借市值管理之名操纵新美星股票,合计罚没9567.11万元。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伪市值管理”保持严监管态势,并采取精准打击措施。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26
“顺手买1件”怎成了“顺便坑1次”
“我每次下单后,结算页面都会出现‘顺手买1件’的提醒,看起来价格很便宜,但产品并非来自我消费的店铺,这是真的吗?”最近,网购爱好者陈女士注意到,在某购物平台购物后出现了“顺手买1件”的促销,每次的商品都不一样,与选购店铺也没有关系,因此产生疑问。记者调查发现,“顺手买1件”实为平台和商家的营销手段,并不意味着划算。而且,部分“顺手买1件”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并涉嫌价格欺诈。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26
积分兑换商品?谨防“消费暗坑”!
你的手机是否接到过“积分清零”“积分换购”的信息?如今,通过电子支付、超市购物、充手机话费等消费都有积分活动,而一些不法运营者通过模仿官方运营商等方式,让消费者点击链接,以高额积分换购貌似低价的福利商品。近日,南昌的陈先生和章女士就连续收到了多条类似短信:“赠送的积分12小时清零,请立即使用。”点进附带链接却发现该积分商城内商品的价格,反而比线下超市和电商平台的同款更贵。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19
以“清朗”行动遏制网络传播秩序乱象
“入民日报”“央广新闻TB”等仿冒新闻单位账号,“某某说资讯”“某某说天下”等仿冒“新闻主播”账号,“第六次中东战争打响”等典型虚假新闻信息……近期,国家网信办开展了“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4月6日以来,各网站平台集中清理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10.7万个,清理虚假新闻信息83.5万条。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19
养生保健机构越界“看病”的生意该终止了
穿上白大褂就敢当“神医”?今后,养生馆、按摩店等养生保健机构里的此类现象有望减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等进行规范。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16
警惕人工智能技术被滥用
出道2个月便获得1亿活跃用户的ChatGPT正遭遇“不测”。3月底,一群人工智能领域重量级专家和行业高管联名签署了一份公开信,呼吁暂停开发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至少6个月,称其“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潜在风险”。3月31日起,意大利禁止使用ChatGPT,德国、加拿大等国也纷纷出手,表示出于数据保护方面的考虑,将禁止使用ChatGPT或对人工智能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12
警惕虚拟账号交易暗藏违法“生意经”
“3000粉以上的××号有收的吗,自动发货平台安全放心”“大量出××直播新号,1000粉50阶梯价,懂得来”……在一个名为“dy和KS”的社交群里,每位入群的新人都会收到这样的消息。群主和群管理员不遗余力地在群里叫卖网络虚拟账号。记者近日入群后,以求购一定粉丝量的短视频账号为由与群主进行交流。打开群主发来的“购买链接”看到,里面有各种粉丝数量的新老账号介绍及价格。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12
消除“门票未用不退”乱象呼唤监管持续加力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5月3日透露,2023年五一假期,该局共接收投诉举报和咨询37705件,从投诉举报涉及行业看,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1116件投诉举报量居前,出行类消费诉求相对集中。涉及旅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类诉求同比均大幅增长,主要反映在线旅游和客运订票退票纠纷、旅游餐宿和用车等服务与约定不符、旅游景点缩水、收费不合理、导游服务欠佳等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10
宁愿受罚也要毁约?对“民宿刺客”不能姑息
离五一假期还有不到一周了。各大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告急,价格飙涨,早早订好行程的旅人们,心思都快跟着假期飞走了。就在这个时候,预订的民宿突然开始搞“装修”了,要求房客退订。记者调查发现,被“毁约”的旅客还真不少,民宿旅馆坐地起价,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5-05
“游客被宰市民转账补差价”:好环境离不开好市民
近日,山东淄博。一男子来到淄博旅行后分享了自己的旅行日常,其中他以20元/盒的价格买下一盒锅饼。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28
还有多少平台在假借医生之名?
近年来,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医疗咨询为很多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审结了多起医生起诉某健康咨询服务平台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法院认定,某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冒用医生名义在线提供健康咨询,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姓名权,判决平台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28
对“退单后再涨价”行为要严惩不贷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未动,房价先涨。4月21日,有媒体查询了西昌、丽江、大理、西双版纳、西安、杭州等从成都出发的热门旅游城市发现,有的酒店价格甚至上调了5倍,网友直呼被“酒店刺客”劝退。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25
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更应关注自身品质
随着网购日渐普及,消费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第三方测评”不断涌现。面对逛不完的网店、看不尽的商品,“第三方测评”可以为消费者购物提供参考。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21
推动网络慈善规范发展
不久前,民政部发布一则关于防范“假慈善、真行骗”违法活动的提示。一些短视频主播假借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之名,骗取广大网友的同情和善款,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21
“大订单”找上门?警惕“采购物资”骗局
接到大额订单固然开心,但是如果对方要求采购指定第三方物资且需要垫付资金的,就一定要警惕,切勿轻易转账……4月16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警惕冒充客服、网络刷单、补贴退费、冒充军警购物类诈骗。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19
当心!这些“不过包退”考公、考编培训消费不靠谱
日前,消费者邝先生通过信用卡分期方式花费48720元在某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购买公务员考试培训“考试不过包退协议班”,协议内容包含笔试培训及面试培训。因考试未通过,邝先生递交退款申请,但商家未按合同规定时间在30到45个工作日进行退款,并逾期60多天。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19
“套娃式”收费别套住自己
近日,一则反映视听类App重复收费的视频走红网络。调查发现,当前不少视听类App存在类似的资源不互通、“套娃式”收费等现象。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18
巴奴“天价土豆”更名重上架:“糊弄式经营”无异饮鸩止渴
近日,有来自西安的消费者发现,全国连锁巴奴毛肚火锅店此前一款涉嫌虚假宣传、宣称要下架的“富硒土豆”更名为“乌兰察布土豆”后重新上架了。对此,巴奴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之前的富硒土豆其口味、口碑都很好。产品下架后,门店多次收到顾客希望能再次吃到的建议,因而研判后更名重新上架。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18
医美打资质“擦边球”应成整治重点
19岁女孩在整形医院做抽脂手术3天后死亡,主诊医生犯医疗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4月6日,最高检发布6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医美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李某某医疗事故案入选。案情显示,李某某为执业助理医师,不具备独立实施医美外科手术资格,在无主诊医师指导的情况下违规实施“抽脂手术”,术前无评估程序、术中无进程记录、术后无用药处方及医嘱等行为,是导致梁某某死亡的直接原因。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14
依法保障员工个人信息权益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则劳动争议案件中,为了证明员工违反公司规定,某公司提交了该员工与公司同事的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结果,因该证据构成对员工个人信息的不当使用,并未被法院采信。该案例提醒用人单位依法处理用工管理权与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权益的关系,不能任性而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14
“查员工手机”:个人信息不容“野性”利用
上个月,湖北武汉一家公司在例会上以“找内奸”为由,提出要查看员工手机,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信息。迫于无奈,员工们接受了检查,但没想到第二天,公司要求再次查看手机。这次林女士拒绝配合,公司却以此认为林女士就是“内奸”,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11
花钱就能“学历提升”?当心被人“割韭菜”
“脉脉上有人推荐这家机构,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跑路了。”林庚(化名)本想花钱拿到全日制本科学历,没想到钱交了,机构却疑似跑路。林庚在社交平台上找到十几名经历相似的网友,组建了一个华瑞教育维权群,大家来自北京、山东、四川等地区,购买项目涉及高中升本科、非全日制本转全日制本、本升硕等,已支付的费用少则千元、多则近十万元。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11
“学历提升”陷阱只是一场骗局吗?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07
不能让“差评申诉”成为摆设
面对不合理的投诉和差评,不少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反映,通过平台申诉往往困难重重,很难成功。对此,专业人士建议多渠道听取劳动者意见诉求,引导平台企业和劳动者在奖惩办法等方面进行协商,畅通申诉之路。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07
转账20万“打点费”能进国企工作?警方提醒莫信捷径入骗局
近日,上海铁路警方接到市民沙女士报警称,自己找了相识十几年的人帮忙介绍工作,给对方转账20万元“打点费”,可工作不仅迟迟没有着落,对方也不退钱,怀疑上当受骗。上海铁路警方随即展开侦查,结果发现,被害人并不止沙女士一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4-06
购买金融产品谨防销售误导
在金融产品销售时,部分人员违规夸大产品收益、诱导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有关部门日前提示广大消费者,谨慎购买金融产品,防范销售误导风险。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31
退税高峰期到来,这些骗局要当心
3月以来,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正式开启,很多市民都在积极申请办理,退税也迎来了高峰期。日前,南京警方以“小剧场”形式,向市民揭秘最新个人退税骗局的话术。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31
面对租车里的猫腻,该用“刑”就用“刑”
不买保险租车必被坑?处理结果来了!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三亚市公安局天涯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据报道,一则关于“三亚租车必然被坑?全程揭秘黑心套路”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中梁某等人在租赁汽车过程中,遭遇汽车租赁行业从业人员诱导购买“车损险”,如不购买,还车时被索要车辆“划痕”修理费。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29
直播间“挂号”相亲:正视焦虑也要警惕骗局
相亲市场,不只有大城市的《非诚勿扰》,三四线城市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相亲直播间”,不少直播红娘纷纷上线,很多单身青年也涌向直播间“交友唠嗑”。在这里,婚恋社交如同一片沃土。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29
当心“假慈善 真行骗”
近期,一些短视频主播假借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之名,进行“摆拍式慈善”“表演式慈善”,骗取广大网友的同情和善款。日前,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发出提示,提醒社会公众提升防范意识,当心“假慈善、真行骗”。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24
电暖器1周1度电?别让广告疯狂“吹牛”
今年“3·15”来临,消费问题再度引发关注。据报道,有电暖器网店宣称其产品使用1整周只需1度电、1度电可使全屋达40℃。实际测试表明,产品的实际用电量是商家宣传的3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8倍。3月13日,上海市消保委宣布,将在上海市消保基金会的支持下,对误导消费者问题突出且销售量较大的一批电暖器网店启动公益诉讼。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22
变价比变脸还快,警惕消费领域的“软伤害”
常年网购,你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价格。越来越多的网友已经识破了商家的类似套路:“不要问,问就是有活动,价格升高了就是活动价格结束了,价格降低了就是又有活动了。”那么,这种现象和解释合理吗?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22
健身卡能用到100岁!预付式消费亟需全面设限
“这事儿,就怪我起了贪念。”面对眼前一摞会籍合同,张强感到有些好笑,更多的是懊悔。去年8月至12月,“90后”男子张强(化姓)在上海4家威尔仕健身门店办理了多张健身会籍卡,共签署了7份会籍合同,花费16万余元,累计购买会籍年限长达63年。加上他此前办理的一张5年卡,他健身至100岁,才能用完这些健身卡。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17
真假“有机产品”混战 监管别旁观
 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大米……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提升,安全、健康及绿色意识不断增强,有机产品越来越受到公众喜爱。然而,身边带有“有机”字样的产品是否一定“有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副处长何珊介绍道:“我国对于有机产品的规范要求十分严格,符合规定的有机产品均需经过认证才能上市销售,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不得在产品、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ORGANIC)等误导公众的表述。”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17
加大技术防治网暴力度,打造理性网络生态
据3月6日新华社报道,日前,“多家网站平台发布防网暴指南”的新闻冲上热搜。多家网站平台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维度,帮助网民防范网暴侵害。近一周以来,各重点平台主动向2300多名用户发送一键防护提醒,累计拦截涉网暴违法违规信息400多万条,处置账号8500多个。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出台反网络暴力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网络暴力”。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14
票廉行李贵,这个“坑”必须填
近日,亚洲航空被曝“行李超重5公斤收1807元托运费”。此事在网络平台迅速发酵,对廉价航空的吐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3月7日,亚洲航空对此回应称:收费符合公司规定。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14
规范续费更好保护用户权益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围绕提升用户服务感知、提升行业管理能力,提出26条措施。在优化服务体验方面,要求服务事项提前告知,服务续期及时提醒,服务期间提供便捷的随时退订方式和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取消途径。
专栏 信用河南 | 2023-03-09
整治“106短信”乱象从实名标注开始
套着“银行让利”的壳子,背后却可能是无底的诈骗陷阱……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此类以“106”开头的诈骗短信展开调查,并建议强制实名标注短信发送者。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03
莫让网络平台成“神医”江湖
农产品当神药,“老神医”遍地走。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些养生类账号活跃在网络直播平台,违反国家规定暗中或违法“行医”,真假难辨,扰乱市场秩序,给消费者和患者带来危害。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03
求职旺季更要警惕“招聘陷阱”
近日,网传浙江杭州一公司开设岗位招聘“凶宅试睡员”,丰厚的报酬与轻松的“躺赚”工作内容引来不少关注。然而,这背后却是一场骗局。有关部门将对涉事单位和个人依法作出处理。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01
“低价游”骗局又抬头,老顽疾需开新处方
去年退休的许女士一直想去云南旅游。春节假期,看到旅游市场如此火红,她决定在节后错峰去云南。“浏览了几天,发现有款产品很吸引人,6天5晚的行程,报团费只需要499元。”但到了旅行社她才了解到,所谓的低价游只是噱头,承诺的服务不兑现,景点变成购物店,游客怨声载道。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3-01
对直播中的“行医”乱象须联合亮剑
标着“初级农产品”的药材,被直播间夸大为能治多种疾病的“神药”;身着白大褂的老人,配合着主播在一旁称药、打包;将医疗词汇拆分重组成新型营销话术,以躲避违禁词审查。近期,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养生类账号活跃在网络直播平台,违反国家规定暗中或违法“行医”,真假难辨,扰乱市场秩序,给消费者和患者带来危害。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23
他们是职业打假人,你是职业打人?
卖过期大米又打人,这家超市是何方神圣?据报道,近日,家住重庆渝中区的冯女士到九龙坡一家超市购买了5袋50斤装的大米,付完款还没把大米拿出店外,销售人员就发现这些大米已过质保期。店员提出退换,但冯女士要求十倍赔偿未果,并遭受超市一方殴打。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23
警惕科技伪创新招摇撞骗
近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走红后,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市场的高关注度和消费者的好奇心,借机推出山寨仿冒产品。他们打着高科技和新产品的幌子,拿着模仿抄袭来的技术和产品,以假乱真,进行有偿收费服务。整体看,山寨产品用户体验较差,在市场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17
让“地理标志险”成为打假维权的“助力器”
人买保险不稀奇,可桃子也能买保险,而且是“名誉损失险”,这可就有点稀奇了。2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中,就公布了这么一起案例。阳山水蜜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17
依法治理,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近日,有一组数据引发关注:2022年,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72亿件。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15
组织粉丝借贷集资是违法行为
2月13日,马嘉祺后援会小号,拥有近8万粉丝的@MAgic万事屋账号,因涉嫌组织粉丝借贷集资被微博永久禁言。@MAgic万事屋就时代少年团即将发布的第二张专辑《乌托邦少年》进行购买准备,消息中提到“集资”(用橘子—谐音集资作为暗号代替),此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15
“朋友圈”非信披法外之地
要解决信披违规的问题,外部监管约束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实施信披的上市公司要提高认识,降低“源头性”错误的可能。中介机构及其从业者也应该真正承担起相应职责,严守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底线要求。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10
久久为功,护网络空间清朗
侦破“网络水军”案件550余起,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6万余起,缴获窃听窃照专用器材14.1万件……公安部公布的“净网2022”专项行动“成绩单”,一项项数据见证净网行动的卓著成效。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10
家乐福“闭店”流言再乱,也不该给消费者添堵
近期,社交媒体上不断传来“家乐福购物卡结算受限”的消息,尽管家乐福否认“倒闭”传言,称系统结算需要对接和升级,导致刚开始部分产品无法用购物卡结算。但一些空荡荡的货架,购物卡使用受限,甚至购物卡无法退款,这些无疑都给那些购物卡里有“真金白银”的消费者添了堵。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08
HPV疫苗捆绑2000元体检?谨防借“一苗难求”割韭菜
一段时间以来,接种九价宫颈癌疫苗一直是女性健康的热门话题。“一苗难求”之下,不少“黄牛”与民营医院联合搞出所谓加价打疫苗业务,更有甚者将其强制捆绑高价体检套餐,将消费者当做可以肆意收割的“韭菜”。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08
天价宰客老毛病不能复发
一名三亚网友近日发帖称,三亚某海鲜超市,皇帝蟹飙到988元一斤,花龙虾也卖到588元一斤,红花蟹每斤428元。这名网友表示,这家海鲜超市位于旅游区附近,而两天后她在家附近的海鲜市场发现,红花蟹每斤只需要148元。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情况,正在处理,目前已加大对海鲜市场以及其他旅游市场的监管。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01
警惕“套路贷”,护好“钱袋子”
“感谢兴业银行为我挽回了4万元的损失,真的太感谢了!”近日,兴业银行南宁分行辖内分支机构钦州支行营业部会计主管田焕慧收到客户冯女士真诚的谢意。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01
对盗版剧本坚决说不
剧本杀从业者应增强版权意识、规范授权;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维持正常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励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促使经营者提升服务质量,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2-01
这五类春运骗局得当心!
“您好!我们是××旅游公司的,您只要帮我们给指定账号关注点赞,就能获得数百元的日薪!”当你收到这样的信息,千万别心动!近日,记者采访了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梳理出五类春运期间多发骗局,提醒广大群众切勿“踩雷”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27
警惕“传商品”“加盟店”陷阱!
春节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大,各类传销行为也容易露头。为进一步做好打击传销防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近日下发通知,组织系统执法力量,在全市开展春节期间打击传销活动。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27
警惕数字藏品投资骗局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藏品(NFT,非同质化通证)作为一种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十分火爆,也受到相应互联网巨头竞相追捧,相关产业和应用场景迅速拓展,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追随者们的资金风险。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17
保护信息安全须臾不可放松
近期有不少用户反映,自己收到了关于ETC即将到期的短信通知。短信要求用户点击某个链接,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等关键信息,用以完成所谓的ETC续约。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13
买保健品送股票?老年人要当心这种骗局!
近期,钦州市公安局钦北分局破获一起养老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打着买保健品送股票的幌子,诱骗老年人购买虚高价位的保健品。去年9月至今,警方抓获涉案人员200余人,涉案金额6000万余元。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09
擦亮慧眼识破骗局 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四处招揽生意,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怂恿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事项,以维权之名行非法牟利、诈骗之实。此类代理维权行为挤占正常维权渠道和监管资源,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稳定。省公安厅、河南银保监局、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协作,严厉打击非法“代理退保”行为,并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慧眼,识破骗局,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06
警惕!最近不少人掉入“买药骗局”
“抗原现货,欲购从速”“正规厂家内部渠道,还剩少量”……近期,市民争相购买感冒药和新冠病毒抗原试剂,而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这一“商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06
市民谨防这些涉疫新骗局
近日,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称“免费送口罩”或“免费送抗原检测试剂盒”,并要求用户填写个人信息,以此达到非法搜集他人信息、诱导用户关注的目的。为了防止大家掉入类似的诈骗套路,记者整理了6大涉疫新骗局,市民朋友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04
警惕网购抗原检测试剂骗局
近期,抗原检测试剂(以下简称“抗原”)成为“热门”物资,一些网民在网购过程中被骗,造成了财产损失。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3-01-04
市民谨防这些涉疫新骗局
近日,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称“免费送口罩”或“免费送抗原检测试剂盒”,并要求用户填写个人信息,以此达到非法搜集他人信息、诱导用户关注的目的。为了防止大家掉入类似的诈骗套路,记者整理了6大涉疫新骗局,市民朋友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2-12-30
年终岁末警惕“积分兑换”骗局
年终岁末,诈骗分子又有新花招,冒充各类手机运营商、商城或银行等,进行“积分兑换”诈骗活动。
专栏 信用开封 | 2022-12-30
260元“定制”一张身份证,该提升假证制售的违法成本了
当写着“搞笑证书、恶搞证件、搞笑证件礼物”的广告语出现时,你是否会把它和制售假证件的商家联系起来?《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多个网络平台、社交平台上,有人打着“图文定制”“车牌框架”的幌子售卖假身份证和假车牌,费用为200元至700元不等。从卖家提供的样图可以看到,这些假身份证、假车牌和真证几乎一模一样,肉眼难以辨别真伪。
专栏 信用开封 | 2022-12-26
布洛芬“秒变”衣服,药物快递屡丢不能当作“意外”
12月20日,一则#快递布洛芬竟然变衣服#的消息,引发全网关注。据报道,近日,浙江杭州杨先生的弟弟“阳”了,杨先生便快递几盒退烧药给弟弟,随后由于担心时效问题,决定取消配送,自己送过去。没想到,快递员退回的包裹里没有药品,而是一件黑色外套。杭州萧山邮政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涉事双方已达成谅解,具体情况我局正在调查之中。”
专栏 信用开封 | 2022-12-26
警惕保健品直播误导老人
仅是普通糖果,却宣扬具有“脾胃调理功能”——据媒体报道,类似这样夸大、神化普通产品功效让观众误以为是保健品的直播不在少数,有的主播则直接带货保健食品,如复合维生素片、鱼油胶囊、钙片等,且在介绍时暗示观众其食品具有治疗功效。 直播带货已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常用渠道之一。但保健品在直播间的“大行其道”,则让人感到一丝隐忧。不少主播那种不乏夸大、诉诸情感的带货方式,如果用到保健品上,恐怕会误导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2-12-19
整治信贷乱象需多方发力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披露8张罚单,涉及4家大型银行。从处罚原因看,主要包括个人经营贷款挪用至房地产市场、个人经营贷款“三查”不到位、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同样,近段时间以来,不少人都接到过贷款中介的电话,被推销将房贷转成经营贷。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2-12-19
中消协提醒:理性看待医美需求
近年来,医疗美容正逐步成为一些消费者的热门选择。然而,医美行业从业者“鱼龙混杂”,暗藏不少消费风险和陷阱。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做出医美决策。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2-12-13
不能让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花式伎俩”得逞
2019年1月,甘肃某公司与刘某签订聘用合同,聘请刘某担任该公司华东销售处总经理,并约定业绩目标,同时双方还签订协议书,约定刘某以个人所持房屋做抵押,如业绩不能如期完成,以该房产变现价值弥补公司利益损失。之后,公司解聘业绩未达标的刘某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近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该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依法裁定驳回公司起诉。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2-12-09
“神奇药酒”包治百病?这个诈骗窝点专让老年人入坑
“我们这个药酒是鸿茅药酒的升级版,对老年人的风湿疼痛、关节炎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疗效显著,这个药酒包治百病。讲座名额有限,还有免费的鸡蛋领……”话音未落,深受风湿病折磨的张老伯就被吸引了过去。听完“讲座”后,张老伯没一会儿功夫便掏了腰包买下一箱“药酒”。
专栏 信用开封 | 2022-12-06
乱象频发的医美行业需要“刮骨疗毒”
据11月29日中新社报道,日前,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做出医美决策。近几年,国内医疗美容市场正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因医疗美容引起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多。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每年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增长近14倍。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2-12-02
谨防“代理退保”骗局 正确维护自身权益
2017年,张先生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已连续缴纳5年保费。今年,张先生向监管部门电话举报,称保险公司在销售汇总存在误导,要求全额退保。经核查,该单销售不存在销售误导等情形,保单承保、回访等流程也不存在违规之处。
专栏 信用中国 | 2022-12-02
微信加好友的“任务”背后是骗局
专栏 信用长春 | 2022-11-30
警惕“流调”诈骗电话
专栏 西安日报 | 2022-11-22
征信修复骗局又起 这样防范是关键
专栏 北京商报 | 2022-11-22
警惕落入以提供“解债服务”为名的非法集资陷阱
专栏 信用云南 | 2022-11-22
5类网络诈骗高发!警惕虚假征信、刷单返利等骗局
专栏 信用云南 | 2022-11-22
老年人要守护好自己“钱袋子” 注意以下消费警示
专栏 中国消费者报 | 2022-11-22